我2017 年,受公司委派到榆林监理项目部从事监理工作,初入榆川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施工现场时,我满心迷茫,甚至对施工内容都一头雾水。当时的监理工作毫无章法,检查工地全靠临时电话联系、临时安排,完全处于被动状态。履职的严重不到位,致使我们很难发现施工单位存在的安全与质量问题,即便偶尔察觉,也未能及时处理。这就导致在建设单位眼中,我们监理成了只会签字的 “摆设”,完全背离了其聘请监理把控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初衷。在监理例会上,我们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。主动提出施工问题,建设单位会质疑我们的监理工作为何如此失职,竟让问题滋生;若不提及问题,建设单位又会依据现场代表的发现,斥责我们监理的不作为,甚至还会通报监理的出勤情况。如此一来,监理例会仿佛成了批斗大会,现场监理人员对此望而生畏,监理工作的推进更是举步维艰,颜面尽失。
面对这般困境,我深刻意识到,必须扭转局面,重塑监理威严。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,在于两大核心任务:其一,精准掌握施工动态;其二,全力确保安全,提升工程质量,以此赢取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双重认可,重拾监理公信力,进而为有效管理施工单位、顺利开展监理工作筑牢根基。目标既定,我迅速付诸行动,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。再结合多年工程监理工作经验与教训,我深刻体会到监理不仅是技术与管理能力的考验,更是责任与协调能力的综合体现。以下结合个人实践,分享心得体会,供同行参考。
监理的核心职责是代表业主对工程的质量、进度、投资和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管,需做到“三控两管一协调”。在实践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质量是根本,严格把控施工工艺、材料验收和隐蔽工程,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
安全是底线,定期检查现场安全措施(如脚手架搭设、用电规范),杜绝侥幸心理。
沟通是关键,在业主、施工方、设计方之间充当“桥梁”,既要坚持原则,又要灵活处理矛盾。
因此,监理工作应努力做到“三个必须”:
一、必须保持责任心与独立性。
监理是独立第三方,需顶住压力拒绝“人情验收”,对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。工程监理是一份需要“较真”的职业,既要懂技术、会管理,又要有底线思维和沟通智慧。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,都是对自身能力的锤炼。具体做法是:
首先搭建施工动态群,邀请施工方关键人员入群,确保信息流通的及时性与全面性。对入群的施工方人员展开详细的表格填报培训,明确要求每日上午 9 点前准时上报施工动态,逾期未报者将予以通报批评,以此强化施工信息的精准收集和重要工序的监管。
其次是在施工现场留下监理工作的痕迹,其目的是明确告知建设单位现场代表我们已履职到位。
最后,主动与建设单位沟通,坦诚相告自身的管理策略与方法,积极争取对工程安全、质量、进度的处罚权,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。
二、必须提升专业与技术能力。
熟悉国标、地标及行业规范(如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》GB/T 50319)等要求。以过硬的专业技能为基石,加强管理与规范并行。管理施工队伍绝非易事,仅凭口头功夫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管控。常言道: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倘若自身缺乏扎实的实践经验,对相关规范一知半解,那施工管理便只是空中楼阁。
在实际工作场景中,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联系紧密,我们监理单位宛如在夹缝中求生存。在此情形下,如何赢得双方认可?我的工作方法可简要概括为 “一看二帮三检查”。
“一看”,要求我们练就火眼金睛,精准洞察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;
“二帮”,意味着当施工单位遇到难题时,我们要积极伸出援手,协助解决;
“三检查”,则是在问题解决后,严格对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核查,确保万无一失。
特别需要强调的是,熟悉与监理工程紧密相关的各类规范至关重要。毕竟在实际监理的工程里,涉及的规范繁杂多样,绝非单一标准。若对规范生疏,必然会顾此失彼,无法全方位发现问题,更难以获取施工单位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认同,监理威信的树立也就无从谈起。唯有切实为施工单位排忧解难,为建设单位消除隐患,我们才能赢得双方的尊重与认可,让监理指令落地有声。
三是必须注重沟通方法,正确处理各方关系。
正确并清醒的对待施工方与业主的关系,对施工方的批评问题同时提供解决方案,避免对立;对业主用风险清单、对比数据等直观方式汇报,提升信任感。
在榆林项目部,我们所监管的施工单位涵盖 4 个工艺安装单位、4 家土建单位,1个吊装单位,1个检测单位以及 1 个定向钻施工单位,总计 11 个之多,且交叉施工频繁,这使得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然而,监理部成员专业各异,所负责的工程又多为单项工程,如何在这般复杂的局面下做好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统筹呢?这无疑对我们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,即必须具备与所监理工程各专业相关的深厚知识储备,进而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,赢得参建各方的信赖。
为达成这一目标,我秉持 “内抓管理,外树形象”的理念,采取不拘一格的手段。鼓励项目部人员通过全方位的交流互动,无论是日常交谈、激烈争论,还是深度讨论,促使各专业监理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稳步提升,进而塑造项目部良好的对外形象,为协调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回首过往,我们在监理工作的征程上历经风雨,也收获成长。展望未来,我坚信只要我们持续精进管理策略、深化规范执行、强化协调沟通,必能在新的一年里,助力工程项目稳步推进,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!
2025.2